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2022健康与养老保险保障指数测算研究报告》:年轻阶段提前规划个人养老

发布时间:2023-09-08 17:11:35 来源:21经济网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郑嘉意 北京报道

近日,小雨伞保险经纪联合南开大学共同发布《2022健康与养老保险保障指数测算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对我国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发展趋势、养老金及养老服务缺口,健康与养老保险保障等问题作出探讨。

当前,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是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为补充,以商业养老保险相衔接的养老保险“三支柱”制度体系。


【资料图】

《报告》指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现收现付制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能面临着较大的支出压力,需要民众在年轻阶段就将个人养老进行提前规划。

商业养老第三支柱亟待健全

《报告》指出,当前,第一、二支柱仍有不足,亟需第三支柱尽快发挥其养老保障的补充作用。

其中,作为基本养老的第一支柱覆盖面广,但后劲不足。

人社部数据显示,2018-2021年,我国财政社会保障资金累计支出14.88 万亿元,年均增幅7.4%,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18 年的14.9%提高到2021年的 16.6%。此外,个人账户基本为空账运行,民众的缴费激励性不足。

《报告》指出,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要想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养老金替代率需要不低于70%。而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养老金的平均替代率大约为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46%。

随着我国老龄化、少子化的加剧,社会养老负担沉重,基金给付压力会进一步增大。

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则面临渗透率低、覆盖面较小等问题。

《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总额达到2.87万亿元,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数量为12.8万家,仅占2178.9万个法人单位的0.59%;参保职工数3010.29万人,占46773 万全国城镇就业人员的6.44%。

第一、二支柱的不足亟需第三支柱尽快发挥其养老保障的补充作用。

在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险以商业养老保险为主,主要包括传统商业养老险(养老年金和增额终身寿)、税延型养老保险和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三类产品各有优劣,差异主要在于积累与领取模式、预期收益以及是否享受税优政策的不同。

《报告》指出,尽管有国家推动,市场需要,时代呼唤,但我国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譬如税优政策激励效果有限、产品覆盖面有限,综合服务不足、民众认知存在偏差,担心收益水平等政策端、供给端、需求端的多重困境。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已达4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8%。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主要是工薪阶层,工资性收入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财富积累的方式以个人储蓄和家庭储蓄为主。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险投资坚持长期主义,投资收益率高于普通的银行存款,是中等收入群体规划自身老年阶段资金需求的一把“利刃”。

不仅如此,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已超过90%。然而,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新市民”群体仍有大量比例人员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 亿人左右,约占全国总就业的27%。

《报告》指出,第三支柱能够下沉、触达并覆盖到规模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和灵活就业人群——个人养老保险的本质是带有储蓄性质的养老金制度,非常适合覆盖中等收入群体、灵活就业人群等广大工薪阶层和“新市民”群体,投保个人养老保险并进行缴费,可为将来的老年生活添加一份财富保障。

健康险保额应在家庭年收入15-20 倍

《报告》指出,对我国家庭而言,健康险保额占家庭年收入的 15-20 倍。这一数字既不会给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也能让家庭更好地应对可能发生的健康冲击,为维持现有的生活状态提供较充分的保障。

具体从受访者婚姻状况划分来看,《报告》受访人群中已婚有孩子的群体健康保险保障情况最优,其次是单身无孩子的群体。其中,已婚家庭在孩子出生后抗风险意识加强,更重视自身健康状况及医疗支出、注重家庭健康保险保障的补足;独身者有相对更多的精力用于健康管理和资产配置,因此健康保险保障也较充分。

从年龄段划分来看,受访人群中 31-35 岁年龄段为健康保险保障情况的最优区间,是“四二一”核心家庭中主要劳动力的年龄分布,也代表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健康保险保障较充分,保险公司或可继续加大特定人群专属健康险产品创新。

相较 2021 年,《报告》中,各年龄段健康保险保障得分均有所提高,26-40 岁年龄段提升幅度最大,有利于提高家庭的抗风险能力,降低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概率。

《报告》指出,作为民生保障安全网,社会保障能够保障人们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收入和基本医疗不受影响,消除后顾之忧。同时,在城镇化率不均、人口老龄化加快、就业方式多样化背景下,商业保险是居民健康与养老保险保障的有力补充。

新中产人群保险保障增强

《报告》所以定义的新中产人群通常指年龄在 25-40 岁之间、身处三线及以上城市、线上消费能力在 1000 元及以上、线上消费意愿为中、高的人群。

上述人群风险意识和理财观念较强,在日常资讯浏览中注重金融理财知识的获取,对保险理念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更高,保险正成为他们应对风险的工具。

从健康险保障方面看,调研结果显示只有 14%的受访客户人群尚未购买商业健康保险,整体保障情况良好。

重疾险方面,受访者中有三成拥有 1 张重疾险保单、四成拥有 2 张重疾险保单,现有的重疾险保额大多在 1-50 万元,占比 34%,保额在 51-100 万元的占比33%。

医疗险(含惠民保)方面,受访者中有四成拥有 1 张医疗险保单、三成拥有2 张医疗险保单,现有的医疗险保额大多在 101-300 万元,占比 41%,保额在 1-100万元的占比 32%。

从对保险本身的认可度而言,新中产人群对互联网健康保险的认可度更高。《报告》显示,45%的受访者对互联网健康保险持信任态度,方便快捷是互联网渠道的主要优势之一,26%的受访者表示通过互联网渠道购买健康险及获取理赔等服务的效率较高,31%认为“程度复杂程度一般,不太麻烦”。

上一篇:科创板收盘播报:科创50指数涨0.19% 中巨芯上市首日涨182.05%

下一篇:最后一页